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奔驰宝马游戏电玩城官网 > 新闻动态 > 形意拳·九套环单练法

形意拳·九套环单练法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图片

2025大吉

NEW YEAR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
图片

关注武宗

天下武功

图片

图片

形意拳 起落钻崩处·五行任纵横

图片

图片
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 

“九套环” 的命名直接源于其结构特征 —— 由连环捶、五花炮、滚翻捶、扯钻捶等九个核心套路连环组合而成,整套动作如九环相扣,甲乙双方(对练时)攻防互为依托、衔接无缝,故得此名。

九套环深度整合形意拳核心技法,五行拳(劈、崩、钻、炮、横)的劲力特点贯穿始终,同时吸纳十二形拳的灵动身法。可概括为 “连环无隙、攻防合一”。整套动作没有明显停顿,上一动的结束即是下一动的开始,掌法转换与步法跟进步伐一致,形成 “劈后即挂、挂后即钻” 的连续节奏,让对手难以寻找反击空隙。

同时强调 “劲力集中”,无论是反击拳的 “弹崩劲”,还是劈拳的 “展放劲”,均要求 “全身合裹、发力干脆”,体现形意拳 “力发于根、达于梢” 的劲力原则。

预备式(三体式)(见图 1)。

图片

第一段

1. 左按掌

右脚向后退一步,左脚随之向后带一步,保持半马步姿势;与此同时,左掌向身体左下方按压,掌心朝下(虎口朝向身体内侧),右掌随即变成拳头并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左掌(见图 2)。

图片

2. 转身右按掌

身体向左转动,左脚向左撤一步;在此过程中,右掌变成手掌向身体右下方按压,高度与腹部平齐(虎口朝向身体内侧),手指向前,左掌随即变成拳头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右掌(见图 3)。

图片

3. 右钻拳

身体略微向右转,左脚向后退一步,右脚随之向后带一步;同时,右掌变成拳头先收回至腹部前方,接着向身体右前方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)。

图片

4. 爬手右钻拳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重心向后移动,右拳变成手掌按压在胸前;与此同时,左拳变成手掌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向上按压至身体左前方,高度与肩膀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)。

图片

(2)右脚向前迈一步,左脚随之跟进半步;在此过程中,左掌向下按压至腹部前方,接着右掌变成拳头向前打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)。

图片

5. 顺步炮拳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左掌变成拳头,拳心朝上,从右臂下方穿过并向前上方伸出,高度与鼻尖平齐,同时右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左前方(见图 7)。

图片

(2)承接上一个动作,身体稍微向左转,左臂向内旋转并弯曲肘部,架在身体左上方,拳心斜向前方,接着右脚向前迈一步,左脚随之跟进半步,同时右拳向前冲出,高度与胸部平齐,拳眼朝上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8)。

图片

6. 左劈拳

(1)右脚向前移动,脚尖向外展开,右拳变成手掌向下落,接着经过心口位置向身体左前方伸出,手指斜向上方,左拳变成手掌按压在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右掌(见图 9)。

图片

(2)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掌向下按压,左脚向前迈一步,右脚随之跟进半步;与此同时,左掌从右腕上方经过并向前劈出,掌心斜向前方,高度与眉毛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0)。

图片

7. 右劈拳

(1)左脚向前移动,脚尖向外展开,左掌向下落,接着经过心口位置向身体右前方伸出,手指斜向上方,右掌按压在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左掌(见图 11)。

图片

(2)身体稍微向左转,左掌向下按压,右脚向前迈一步,左脚随之跟进半步;与此同时,右掌从左腕上方经过并向前劈出,掌心斜向前方,高度与眉毛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2)。

图片

8. 左托肘

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掌落在身体右侧,掌心朝下;同时,左掌向身体左前方托出(虎口朝上),掌心斜向前方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3)。

图片

第二段

1. 拗步右钻拳

(1)左掌向上、向身体右侧划弧,接着右掌从下方向上穿至胸前,随后两掌一起向下按压在胸前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4)。

图片

(2)承接上一个动作,左脚向前迈一步,形成左弓步;同时,右掌变成拳头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左掌按压在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5)。

图片

2. 拗步左钻拳

(1)左掌穿过右肘下方,接着变成拳头,经过右拳上方向上、向身体左侧绕环至腹部前方,右拳变成手掌随之按压在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6)。

图片

(2)上一个动作不停顿,接着右脚向前迈一步;同时,左拳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右掌仍然按压在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7)。

图片

3. 跳步右采左反击拳

(1)右掌穿过左肘下方,接着变成拳头,经过左拳上方向上、向身体右侧绕环至胸前,左拳随之收至腰侧,拳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8)。

图片

(2)右脚抬起,左脚蹬地使身体跳起,右脚落在原来左脚的位置,接着左脚向前落下;同时,左拳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向前反击,拳眼朝下,高度与耳朵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19)。

图片

4. 跳步右采左压右反击拳

(1)身体略微向右转,重心向后移动,左拳向外旋转,左臂稍微弯曲肘部并向后抽拉,接着右拳变成手掌向上抬起,随后变成拳头向身体左侧划弧落在腹部前方;同时,左脚向后撤半步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20)。

图片

(2)左脚抬起,右脚蹬地使身体跳起,左脚落在原来右脚的位置,右脚向前落下形成右弓步;同时,左拳向身体右下方划弧落在腹部前方,接着右拳从下方经过身体右侧向前反击,拳眼朝下,高度与耳朵平齐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21)。

图片

5. 右下磕臂

重心向后移动,身体略微向左转;同时,右拳向下落,伸直手臂向身体右下方磕击,拳心朝后,左拳随之伸直手臂向身体左后方抡摆,拳心朝后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22)。

图片

6. 右上磕臂

身体站直,右拳随之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、向身体右上方划弧,伸直手臂抡击,拳眼朝上,高度与头部平齐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23)。

图片

7. 上步左下磕臂

身体向右转,左脚向前迈一步,同时左臂向内旋转,左拳经过腹部前方向身体左前下方伸直手臂抡击,高度与腹部平齐,拳心朝后,右臂随着身体转动摆至身体右后方,拳眼朝下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24)。

图片

8. 左上磕臂

身体稍微向右转,接着再向左转,左臂随之从下方经过身体右侧、向身体左上方伸直手臂抡击,拳眼朝上,高度与头部平齐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25)。

图片

9. 跟步右崩拳

左脚向前迈一步,右脚随之跟进半步,同时左拳弯曲肘部架在头部前上方,拳眼朝下,右拳随之向前冲出打出崩拳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26)。

图片

10. 左上架退步下压肘

(1)右脚向后退半步,右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左拳随之弯曲肘部架在身体左前上方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27)。

图片

(2)左脚向后带一步,左臂向外旋转并弯曲肘部,用左小臂向下按压,拳心朝上,高度与腹部平齐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28)。

图片

11. 左上钻

左脚向前迈一步,左拳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29)。

图片

12. 撤步右拍脚

左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身体同时向左转,左脚随之向后撤一步形成右虚步,右拳变成手掌从上方经过并向前拍击,掌心朝下,高度与腹部平齐,双眼注视右掌(见图 30)。

图片

13. 右钻拳

左脚向后移动,身体稍微下蹲形成半马步,右掌随之变成拳头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1)。

图片

14. 跳步右采左反击拳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拳变成手掌向身体右侧、下方采捋后变成拳头,拳心朝下,高度与肩膀平齐,同时左脚跳起,右脚收回,接着右脚蹬地落在原来左脚的位置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2)。

图片

(2)上一个动作不停顿,左脚向前落下形成左弓步;同时,左拳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向前上方抡拳反击,拳眼朝下,高度与耳朵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3)。

图片

15. 左挂掌右崩拳

(1)重心向后移动,身体稍微下蹲,左脚收回;同时,左拳变成手掌弯曲肘部向身体左耳侧回挂,掌心朝向身体内侧,高度与头部平齐,右拳随之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4)。

图片

(2)上一个动作不停顿,左脚落实,同时左掌变成拳头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右拳随之向前冲出打出崩拳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5)。

图片

16. 撤步右钻拳

左脚向后撤一步,同时右拳收回后接着向身体前方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6)。

图片

第三段

1. 撤步左托肘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拳向上、向身体左侧划弧后落在腹部前方,拳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7)。

图片

(2)右脚接着向后撤一步;同时,左拳变成手掌向身体前上方托出,掌心斜向前方(虎口朝上)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8)。

图片

2. 撤步右托肘

(1)身体稍微向左转,左掌向上、向身体右侧划弧后落在腹部前方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39)。

图片

(2)左脚向后撤一步,同时右拳变成手掌向身体前上方托出,掌心斜向前方(虎口朝上),左掌变成拳头按压在腹部前方,拳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0)。

图片

3. 左挑挂右钻拳

(1)左拳变成手掌穿过右腕下方,向身体前上方挑开,接着右掌变成拳头向身体右耳侧回挂,拳眼朝下,高度与头部平齐,同时右脚向后移动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1)。

图片

(2)右脚向前移动,左掌收回至胸前,同时右拳向前钻出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2)。

图片

4. 左挂掌

右拳向身体左侧、下方、右侧划弧,拳心朝下,高度与腹部平齐,同时左掌从下方经过身体前方向耳朵侧外挂,手指朝上,掌心斜向前方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3)。

图片

5. 右下磕臂

身体稍微向左转,接着右拳向内旋转,向腹部前方伸直手臂抡磕,拳心朝向身体内侧,同时左掌变成拳头伸直手臂向身体左后方抡摆,拳心朝后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44)。

图片

6. 右上磕臂

身体先站直,稍微向左转后再稍微向右转,右拳随之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、向身体右上方划弧,伸直手臂抡击,拳眼斜向上方,高度与头部平齐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45)。

图片

7. 撤步左下磕臂

身体向右转,右脚向后撤一步,同时右臂向下落并摆至身体右后方,拳眼朝下,左臂随着身体转动向身体左前下方伸直手臂抡磕,拳心朝后,高度与腹部平齐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46)。

图片

8. 左上磕臂

身体稍微站直并向左转,左臂随之从下方经过身体右侧、向身体左上方伸直手臂抡击,拳眼朝上,高度与头部平齐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47)。

图片

9. 退步下压肘

右脚向后退一步,左脚随之向后带一步形成左虚步;同时,左臂向外旋转,拳心朝上,向腹部前方弯曲肘部并向下按压,右拳随之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8)。

图片

10. 左上钻右崩拳

(1)左脚向前迈一步,左拳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49)。

图片

(2)右脚向前跟进半步,左拳向上架起,同时右拳向前冲出打出崩拳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0)。

图片

11. 左上架

右脚向后退一步,右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;同时,左臂向前伸展并架起,拳眼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1)。

图片

12. 右上挑右弹踢

(1)左脚向前迈一步,右脚随之跟进半步,同时右拳穿过左腕下方,两拳形成十字形架起,两拳心斜向上方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2)。

图片

(2)重心向前移动,两拳向左右两侧分开并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;同时,左脚站直,右腿绷直脚面向前弹踢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3)。

图片

13. 右钻拳

右脚向前落下,两条腿稍微下蹲;同时,右拳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4)。

图片

14. 右采左压右反击拳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脚稍微向后移动,右拳变成手掌后接着采捋并变成拳头放在身体右侧;同时,左拳变成手掌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向前按压至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5)。

图片

(2)左脚向前迈一步;同时,右拳从下方经过身体右侧向前反击,高度与头部平齐,拳眼朝下,左掌扶在右肘处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6)。

图片

15. 双捋臂

身体稍微下蹲;右拳变成手掌,两掌一起向腹部前方捋带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7)。

图片

16. 上步右钻拳

右脚向前迈一步;同时,右掌变成拳头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左掌随之变成拳头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58)。

图片

预备式(三体式)

承接第三段第十六动,左脚向前迈一步;同时,两拳变成手掌,右掌向后、向下按压至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左掌经过右腕上方向前劈出,形成三体式,掌心斜向前方(见图 59)。

图片

第四段

1. 拗步右崩拳

左脚向前迈一步,右脚随之跟进半步;同时,左掌向外旋转变成拳头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右掌变成拳头随之向前水平冲出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0)。

图片

2. 顺步左崩拳

左脚向前迈一步,右脚随之跟进半步,同时右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身体稍微向右转,左拳随之向前水平冲出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1)。

图片

3. 右钻拳

左脚向前移动,脚尖向外展开,左拳变成手掌向下按压至胸前,右脚向前迈一步,同时右拳经过左臂上方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左掌收至腹部前方,掌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2)。

图片

4. 顺步炮拳

(1)左脚稍微向前移动,右拳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同时左掌变成拳头经过右小臂下方向外旋转并向前伸出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左拳(见图 63)。

图片

(2)身体稍微向左转,左臂向内旋转并弯曲肘部架在身体左上方,拳心斜向前方,接着右脚向前迈一步,左脚随之向前跟进半步,同时右拳向前冲出,拳眼朝上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4)。

图片

5. 右钻拳

左脚向后退一步,右脚随之向后带一步,同时左拳收至身体左腹部前方,拳心朝下,右拳随之向前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右拳(见图 65)。

图片

6. 爬手右钻拳

(1)身体稍微向右转,右拳变成手掌向下按压至腹部前方,同时左拳变成手掌伸向前方并向下按压,高度与胸部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6)。

图片

(2)右脚向前迈一步,左脚随之跟进半步;同时,左掌向下按压至腹部前方,接着右掌变成拳头向前上方钻出,拳心朝上,高度与鼻尖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7)。

图片

7. 左反击拳

(1)右脚稍微向后移动,脚尖向外展开,右拳变成手掌后接着变成拳头向身体右侧采捋,高度与肩膀平齐;同时,左掌变成拳头收至腰侧,拳心朝上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8)。

图片

(2)左脚向前迈一步;同时,左拳从下方经过身体左侧向前反击,拳眼朝下,高度与耳朵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69)。

图片

8. 右反击拳

(1)左拳变成手掌,向身体左侧进行采捋动作,随后左掌再变回拳头;与此同时,左脚稍微向后移动,右拳收至胸前位置,拳心朝下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70)。

图片

(2)右脚向前迈一步;在此过程中,右拳从身体右侧经过并向前反击,拳眼朝下,高度与耳朵平齐,双眼注视前方(见图 71)。

图片

9.收式

还原到三体式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